北疆法治实务大讲堂第六讲暨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

4月17日下午,法学院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展北疆法治实务大讲堂第六讲暨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辽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外实务导师丁晓丽为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做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特殊制度》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了检察官与法学教师联合授课模式,我院教师李文杰与丁晓丽检察官同堂授课。


丁晓丽检察官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历程为视角切入,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的六个阶段,指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初步形成。其次,丁晓丽检察官介绍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惩戒、精准帮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等。丁检察官重点解读了一建议两制度,即一号检察建议和入职查询制度、强制报告制度的起源、内容和意义。最后,丁检察官结合多个实际案例剖析了刑诉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规定。

此次讲座是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内蒙古民族大学与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的具体实践。讲座的举办为我院进一步完善以实务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健全法学理论导师与实务导师共同参与研究生指导的“双导师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