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imu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院 地址: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邮编028000 旧网站
电话:0475-0000000 邮编:028000 邮箱:fxy@imun.edu.cn
3月30日晚,明安图楼707教室气氛热烈,法学院卓越班24法一同学在此继续举行《论犯罪与刑罚》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在思想交锋中深挖法学经典内涵。
分享会上,贾红依聚焦35、36、37章,剖析逆婴罪难证缘由,借社会契约论阐述自杀非罪依据,探讨特殊犯罪,见解独到。潘家诺解读第35章,认可作者部分观点,同时指出对自杀原因剖析及流亡定义存在不足。武淼着眼第41章,探讨贝卡里亚预防犯罪思想的前瞻性与时代局限,引人深思。
陈琳就第39章家庭精神,阐述其当代利弊;张妍蓉围绕盗窃章节,分析犯罪根源与量刑原则;樊佳乐说明取证难、易被诬告,存在非法取证和政治迫害风险,阐述难以证明的犯罪;綦晓艺解读31 - 42章,强调构建公正刑法体系;王晓蕊分享贝卡里亚构建现代刑罚原则及预防犯罪举措;赵悦有感于其反对死刑观点;吴祖仁探讨国家权力与死刑存废关系。同学们的分享紧密结合文本与现实,展现深厚思考。
王琳琳老师对同学们的认真准备予以高度肯定,鼓励大家脱稿交流,提升表达能力。她结合书中刑罚执行需依法依规的理念,告诫同学们不可因个人情感干扰司法公正。借“恨比爱更持久”观点,引导同学们在专业选择与学习中坚守初心,迎难而上,不要因专业困难而放松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