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开展北疆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暨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

3月14日上午,法学院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展北疆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暨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辽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外实务导师田红梅为2024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做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务》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了检察官与法学教师联合授课模式,我院教师刘国利教授与田红梅检察官同堂授课。

通辽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田红梅授课

田红梅检察官以“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为主题,系统介绍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流程,并深入剖析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受损的主要原因。她结合通辽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重点探讨了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和西辽河保护等区域性环境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建议。此外,田红梅检察官还结合自身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分享了多个典型的公益诉讼案例,生动展示了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讲座过程中,田红梅检察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进一步阐释了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此次讲座为法学院师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学习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与实务的深度融合。 

检察官与法学教师联合授课

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是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的要求,也是落实《内蒙古民族大学与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的要求,对促进我院完善以实务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健全法学理论导师与实务导师共同参与研究生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法学院将持续开展法律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创新法官、检察官与法学教师联合授课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