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imu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院 地址: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邮编028000 旧网站
电话:0475-0000000 邮编:028000 邮箱:fxy@imun.edu.cn
近日,我院唐孝辉教授主持完成的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成果《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的地役权路径研究》被内蒙古社科规划网作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推介。下一步,法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项目成果水平,立足自治区“五大任务”,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项目成果简介·
《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的地役权路径研究》系2021年度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的地役权路径研究》(批准号:2021NDB074)的研究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结项等级:良好。课题组由张宪功、白军胜、韩秀珍、赵建平等人组成。
成果研究内容·
成果主要研究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的地役权路径,通过实地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内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乡村风貌的现状,进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着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的理念,重点从地役权角度提出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乡村风貌保护的制度设计。
·成果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一方面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关于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私法保护路径学术研究的空白,构建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的公私法协同保护体系。另一方面丰富了我国民法典地役权理论,发挥地役权制度的现代功能,充分挖掘地役权在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的现代功能,丰富地役权的理论体系。
(二)应用价值。成果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与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为探索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可以从根本上让美丽乡村吸引人留住人、留住青山绿水、留住乡愁留住根。
(三)社会影响和效益。有利于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的保护,为其它地区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提供借鉴。
·成果创新之处·
(一)研究观点的创新。成果首次提出将地役权制度应用于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以私法为视角研究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问题,构建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的公私法协同保护体系,填补国内学术界关于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私法保护路径学术研究的空白。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鉴于课题研究涉及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和文化保护问题,除法学研究方法外,还结合了经济学、历史学研究方法。